當前位置: 電池聯(lián)盟網 > 星聞 >

"新科"院士陳軍接受專訪 我的"電池人生"仍然在路上

時間:2017-11-29 13:13來源:每日新報 作者:郭強
點擊:

  幼年的一支手電筒讓陳軍對電池發(fā)生興趣,大學時作為學生黨員帶頭學習“冷門”專業(yè),如今憑借“電池”入選2017年中科院化學部院士……陳軍戲稱,他的生活就是一部“電池人生”,不僅因為電池研究占據了絕大部分時間,他本人更是如電池一般,不斷學習積累、不斷充電放電。而陳軍也是自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南開大學本科生中第一位院士,打破了“南開本科無院士”的“魔咒”。
 
  自幼結緣
 
  開啟電池人生
 
  談到與電池的結緣,陳軍說始于小時候家里的一支小手電筒。一按按鈕就能發(fā)光,是什么讓它亮起來的呢?帶著這個最初的疑問,他開啟了科研之路。
 
  1985年,陳軍如愿考入南開大學化學系。大學畢業(yè)報考研究生時陳軍選擇了電池。“那時電池研究還是個冷門,作為系里僅有的幾名學生黨員之一,我就帶頭學起了‘冷門’專業(yè)。”此后的20余年里,陳軍對這一“冷門”投入了全部熱情。
 
  1996至1999年,陳軍在澳大利亞伍倫貢大學材料系學習并獲得博士學位。2002年,陳軍加入南開大學化學學院,將學到的知識和經驗貢獻給南開和祖國的科教事業(yè)。
 
  無論身在何處,陳軍始終沒有忘記自己的“初心”。哪怕是現(xiàn)在,陳軍的同學中已不乏“開豪車、住洋房”的“億萬富翁”,陳軍也從未后悔。
 
  勤奮堅持
 
  不斷學習充電
 
  陳軍將2002年回國并受聘為南開大學特聘教授視為自己獨立開始科教事業(yè)的真正起點。
 
  陳軍一步一個腳印,在自己的“電池世界”中刻苦鉆研,當年埋藏在心中的種子已經破土萌發(fā),夢想仿佛就在不遠處閃光。
 
  沒有人能隨隨便便成功,陳軍也經歷過研究“瓶頸期”,也體驗過“求之不得,輾轉反側”的難眠夜。
 
  2003年,陳軍投入到“金屬空氣電池”的研究,即使在今天,這項研究的難度依然相當大。陳軍回憶說,當時反復設計實驗方案,反復改進實驗操作,可無論如何努力都達不到預想結果。在無數(shù)次的失敗與探索后,陳軍終于發(fā)現(xiàn)了問題所在。
 
  之后,陳軍不斷充電、積聚能量,并釋放出越來越強大的“電流”:他帶領團隊,室溫條件下研制出成本低廉、性能優(yōu)良的“鋅空氣電池”,美國兩院院士Goodenough評價為“室溫合成的納米尖晶石展現(xiàn)出優(yōu)異氧還原和氧析出催化性能”;他研發(fā)了高容量、高穩(wěn)定性的金屬氧化物電極材料,康內爾大學材料化學家Archer評價其材料“已成為下一代鋰離子電池高能電極材料的研究范例”;他構建出“新型鈉/鎂-硫化物”電池,該領域專家Bando教授在認為“在低成本和穩(wěn)定的鈉離子電池應用中展現(xiàn)出光明的前景”……
 
  陳軍的辦公室里掛著一幅書法作品:“合抱之木,生于毫末;九層之臺,起于累土;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這是陳軍做事的風格,也是他教育學生的名言———任何事業(yè)都應從小事做起,并勤奮堅持。
 
  歷盡千帆
 
  歸來仍是少年
 
  “當選院士是新起點,一定要以老一輩科學家為榜樣,更加靜心做好能源化學的科學研究和教書育人。”陳軍是今年中國科學院新增院士名單中,化學部新進院士中最年輕的一位,也是自1977年恢復高考以來南開大學本科生中第一位院士,打破了“南開本科無院士”的“魔咒”。
 
  “南開化學入選了‘雙一流’建設學科名單,我們一定要抓住機遇,肩負起責任,實現(xiàn)日新月異的發(fā)展!”作為化學學院院長,談及一流學科建設,陳軍表示,南開大學百年校慶之時將迎來一流學科評估,希望自己與全體南開化學人一起,凝心聚力,不辱使命,以滿意的成績向母校獻禮!
 
  這幾十年中,陳軍對電池的“陪伴”,遠遠多于家人。陳軍拿出一張明信片,上面稚嫩的字體映入眼簾:“祝爸爸文章yue來yue好!”這是女兒6歲那年的父親節(jié)時送給自己的禮物,這么多年陳軍一直把這張卡片收藏在辦公室。提及女兒,這位榮譽等身的院士的眼角濕潤了。
 
  愿歷盡千帆,歸來仍少年。
 
  摩挲著女兒的照片,陳軍說,自己的“電池人生”還在路上,他將永葆自己的初心———那是對待科教事業(yè)一片熱誠的赤子之心!
(責任編輯:admin)
免責聲明:本文僅代表作者個人觀點,與中國電池聯(lián)盟無關。其原創(chuàng)性以及文中陳述文字和內容未經本網證實,對本文以及其中全部或者部分內容、文字的真實性、完整性、及時性本站不作任何保證或承諾,請讀者僅作參考,并請自行核實相關內容。
凡本網注明 “來源:XXX(非中國電池聯(lián)盟)”的作品,均轉載自其它媒體,轉載目的在于傳遞更多信息,并不代表本網贊同其觀點和對其真實性負責。
如因作品內容、版權和其它問題需要同本網聯(lián)系的,請在一周內進行,以便我們及時處理。
QQ:503204601
郵箱:cbcu@cbcu.com.cn
猜你喜歡
  •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立泉:四十余載 致力于我國鋰電池研究

    在我國的電池材料領域,有這樣一位科學家,他在國內首先研制成功鋰離子電池,解決了鋰離子電池規(guī)模化生產的科學技術與工程問題,實現(xiàn)了鋰離子電池的產業(yè)化。
    2020-11-20 11:31
  • 關于全天候電池,孫逢春院士和王朝陽教授的那些故事

    2019年1月13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年會“下一代電驅動關鍵技術”和“動力電池技術峰會”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孫逢春和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王朝陽分別進行了主題演講,如果你仔細聆聽,就會發(fā)現(xiàn),這兩位遠隔重洋的學者因為新能源汽車過冬技術而千里相逢,
    2019-02-21 10:32
  • 陳清泉院士:出任“華人運通國際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

    5月7日,世界電動車協(xié)會創(chuàng)始人、亞洲電動車之父、中國工程院陳清泉院士受聘出任“華人運通國際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華人運通技術有限公司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丁磊,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總裁墨斐共同為陳清泉院士頒發(fā)聘書。陳清泉院士參觀了華人運通上海技術中心,并與主
    2018-05-08 16:07
  • 跟電池較勁的中科院院士陳軍:從好奇手電筒到研發(fā)鋅空氣電池

    近日,陳軍院士團隊在“可持續(xù)醌電極的高容量水系鋅二次電池”研究方面獲得突破,首次系統(tǒng)研究了醌類電極材料在水系鋅電池中的應用
    2018-04-26 12:52
  • 中國科學院院士申泮文:將鎳氫電池知識產權獻給國家

    他長期從事氫化學、金屬氫化物化學和氫能源化學研究工作,將鎳氫電池知識產權獻給國家,在天津投產,有三條生產線,產量占世界產量的20%。
    2017-07-12 11:04
專題
相關新聞
  • 中國工程院院士陳立泉:四十余載 致力于我國鋰電池研究

    在我國的電池材料領域,有這樣一位科學家,他在國內首先研制成功鋰離子電池,解決了鋰離子電池規(guī);a的科學技術與工程問題,實現(xiàn)了鋰離子電池的產業(yè)化。
    2020-11-20 11:31
  • 關于全天候電池,孫逢春院士和王朝陽教授的那些故事

    2019年1月13日中國電動汽車百人會年會“下一代電驅動關鍵技術”和“動力電池技術峰會”論壇上,中國工程院院士孫逢春和美國賓夕法尼亞大學教授王朝陽分別進行了主題演講,如果你仔細聆聽,就會發(fā)現(xiàn),這兩位遠隔重洋的學者因為新能源汽車過冬技術而千里相逢,
    2019-02-21 10:32
  • 陳清泉院士:出任“華人運通國際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

    5月7日,世界電動車協(xié)會創(chuàng)始人、亞洲電動車之父、中國工程院陳清泉院士受聘出任“華人運通國際科學技術委員會”主任,華人運通技術有限公司創(chuàng)始人、董事長丁磊,聯(lián)合創(chuàng)始人、總裁墨斐共同為陳清泉院士頒發(fā)聘書。陳清泉院士參觀了華人運通上海技術中心,并與主
    2018-05-08 16:07
  • 跟電池較勁的中科院院士陳軍:從好奇手電筒到研發(fā)鋅空氣電池

    近日,陳軍院士團隊在“可持續(xù)醌電極的高容量水系鋅二次電池”研究方面獲得突破,首次系統(tǒng)研究了醌類電極材料在水系鋅電池中的應用
    2018-04-26 12:52
  • 中國科學院院士申泮文:將鎳氫電池知識產權獻給國家

    他長期從事氫化學、金屬氫化物化學和氫能源化學研究工作,將鎳氫電池知識產權獻給國家,在天津投產,有三條生產線,產量占世界產量的20%。
    2017-07-12 11:04
本月熱點
歡迎投稿
聯(lián)系人:王女士
Email:cbcu#cbcu.com.cn
發(fā)送郵件時用@替換#
電話:010-53100736
在線投稿
企業(yè)微信號
微信公眾號